我准备多购几册,送给有小孩的或即将为人父母的亲戚朋友。
这本书的一个好处是:不高谈阔论,而是将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寓于案例中,告诉你具体怎么做。
斯宾塞的快乐教育理念自引进以来,影响了越来越多的父母及教师, 本书问世百年来,广泛作为学校和家长的教科书,成功培养了无数孩子。
在谈到“如何对孩子的自发兴趣重在诱导”时,书中讲了这么个故事:
小孩子常常会花一个下午去观察一群蚂
蚁的活动。兴致勃勃,心无旁骛,即使太阳把背晒脱皮,或者汗水顺着脖子往下流,也不在乎。这就是兴趣的力量。但是,就这样任孩子花一两年时间去这样与蚂蚁玩,他也不能增长多少知识。这时,做父母的只知生气地训斥挖苦:“瞧,净干那没用的玩意儿,聪明用不到正地方上!”而斯宾塞不但不发怒,反而高高兴兴地加入了小儿子的“兴趣小组”。
第一天,仅仅是一起玩,看蚂蚁怎样把一粒面包屑搬回家,怎样回巢报信儿,带回来更多蚂蚁……
第二天,便拟出来一份关于蚂蚁的“研究计划”:
⑴在“自然笔记”里开设蚂蚁专页。⑵从有关书中更多地了解蚂蚁,并作笔记。⑶考察蚂蚁的生理特点:吃什么?用什么走路?用什么工作?⑷考察蚂蚁群的生存特点:蚂蚁群有没有王?怎样分工?怎样培育小蚂蚁?
有了目标,儿子的兴趣更浓了,如果说开始时他只是觉得好玩,那么现在他还觉得有意义了。这项研究几乎持续了一个夏天。
实际上,在这份研究计划里,已体育融入了系统获取知识的方法,还能培养孩子专注,达到目标的意志。父母在这件事上所表现出的热情,无形中肯定、鼓励了孩子的兴趣,而有目的的因势利导,又不知不觉让孩子学会了求知的方法。
需要注意的是,父母的功利目的不可太强,因为渴望自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,一旦感到这是一项“作业”,有些孩子的兴趣,便可能锐减。
就这样,儿子的兴趣一直浓厚。蚂蚁之后是鱼,鱼之后是鸟,鸟之后是蜜蜂。
小斯宾塞不仅仅学习有关这些动物的一般知识,而且开始发现它们的一些“社会特点”。他甚至得出一个结论:“动物太聪明了!在某些方面胜过人类”。进一步,他开始提出:“为什么它们会有这样那样的‘智慧’?这些‘智慧’是现在才有的呢,还是一直就有?是自己慢
慢形成的呢,还是某种神秘力量给予的?”斯宾塞告诉儿子,自己也无法确定,成人世界对此一直存在两种不同的观念,一种是物种进化观念,另一种是上帝决定的观念。遂向儿子推荐了《物种起源》和《圣经》。在小斯宾塞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,这两本书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:这正是他的兴趣和疑问所在;深深影响了他的世界观。小斯宾塞从剑桥大学毕业时,使他获得博士学位的论文(《世界的可知和不可知》)就与这两本书有关。
这本书的另一个好处是,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宏观角度,具体入微地将人类教育中常见的问题,几乎都谈到了。
——对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重视,经常让孩子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,来换取想要得到的东西,比衣来伸手、饭来张口无原则地给予要好。“家庭既是孩子的摇篮和港湾,也是孩子适应社会和未来生活的训练场。”
——对积极的(即完全出于本能和爱的)暗示作用,特别是来自亲人、老师的,对孩子的心理和心智的正面影响非常重要。而消极的暗示(如说“我的孩子真笨!”)对孩子自信自尊的杀伤力大得惊人。
——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,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等等,都结合案例作了可操作性的讲述。
蔡友老师推荐好书系列:
《斯宾塞的快乐教育》,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