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发了一部分基础的,真正要读懂古文,还要掌握破通假的方法,具体要看这本书的。
A
案:通“按”,审察,察看。如:“召有司案图,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。”
B
罢:通“疲”,疲劳。如:“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。”
颁:通“斑”,头发花白。如:“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。”
板:通“版”,字版。如:“板印书籍,唐人尚未盛为之。”
暴:通“曝”,晒。如:“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使之然也。”
暴:通“曝”,暴露,显露。如:“思厥先祖父,暴霜露。”“忠义暴于朝廷。”
倍:通“背”,背叛,违背。如:“倍道而妄行,则天不能使之吉。”“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”
被:通“披”,覆盖在肩背上。如:“廉颇为之一饭斗米,肉十斤,被甲上马。” “屈原至于江滨,被发行吟泽畔。”
俾倪:通“睥睨”,斜着眼看。如:“见其客朱亥,俾倪。”
辟:通“避”,躲避。如:“其北陵,文王所辟风雨也。”
辟:通“僻”,行为不正。如:“放辟邪侈,无不为已。”
弊:通“敝”,困顿,失败。如:“秦有余力而制其弊。”
弊:通“敝”,疲惫,衰败。如:“率疲弊之卒,将数百之众,转而攻秦。”“今天下三分,益州疲弊。”
宾:通“傧”,迎接客人的人。如:“设九宾于廷,臣乃敢上璧。”
不:通“否”,不。如:“或师焉,或不焉。”
不:通“否”,在用肯定、否定式表示选择的句子里,表示否定的一方面。如:“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,可予不?”
C
材:通“才”,才能。如:“食之不能尽其材。”
裁:通“才”,刚刚。如:“手裁举,则又超忽而跃。”
采:通“彩”,颜色,彩色。如:“须臾成五采。” “成五采,此天子气也。”
仓:通“苍”,黑色。如:“要离之刺庆忌也,仓鹰击于殿上。”
藏:通“脏”,脏腑。如:“未至二三里,摧藏马悲哀。”
唱:通“倡”,倡导。如:“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、五权宪法。”
钞:通“抄”,抄写。如:“道中手自钞录。”
绌:通“黜”,罢免官职。如:“屈平既绌。”
从:通“纵”,合纵,联合抗秦。如:“其后秦欲伐齐,齐与楚从亲。”
厝:通“措”,放置。如:“一厝朔东,一厝雍南。”
D
当:通“挡”,抵挡。如:“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。”“垣墙周庭,以当南日。”
党:通“倘”,倘若,偶然。如:“党同文、昭之德,岂不大哉?”“风雨之不时,怪星之党见。”
道:通“导”,引导。如:“故善者因之,其次利道之,其次教诲之,其次整齐之,最下与之争。”
得:通“德”,恩惠。如:“所识穷乏者得我与?”
丁宁:通“叮咛”,嘱咐。如:“府吏见丁宁,结誓不别离。”
读:通“逗”,文中需要停顿的地方。如:“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。”
度:通“渡”,渡过,越过。如:“一夜飞度镜湖月。”
队:通“坠”,坠落。如:“星队木鸣,国人皆恐。”
堕:通“隳”,毁弃。如:“堕军实而长寇仇,亡无日矣!”
E
而:通“尔”,你,你的。如:“上曰:‘此后亦非而所知也。’”“吾乃与而君言,汝何为者也?”
尔:通“耳”,罢了。如:“无他,但手熟尔。”“非死则徙尔。”
F
蕃:通“繁”,多。如:“水陆草木之花,可爱者甚蕃。”
反:通“返”,返回。如:“人穷则反本。”“今日往而不反者,竖子也!”“寒暑易节,始一反焉。”
奉:通“俸”,俸禄,薪俸。如:“弘位在三公,奉禄甚多。”
奉:通“捧”,两手托着。如:“王必无人,臣愿奉璧往使。”
父:通“甫”,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。如:“长乐王回深父,余弟安国平父、安上纯父。”
G
盖:通“盍”,何不,为什么。如:“盖亦反其本矣。”“嘻,善哉,技盖至此乎?”
干:通“岸”,河岸。如:“坎坎伐檀兮,置之河之干兮。”
估:通“贾”,商人。如:“舟中估客莫漫狂,小姑前年嫁彭郎。”
灌:通“盥”,浇水洗手,泛指洗。如:“媵人持汤沃灌。”
H
衡:通“横”,梗塞,指不顺。如:“困于心,衡于虑。”
华:通“花”,花,开花。如:“彼采其华,我收其实。”“春一草枯则为灾,秋一木华亦为异。”
还:通“环”,绕。如:“秦王还柱而走。”
还:通“旋”,回转,掉转。如:“扁鹊望桓侯而还走。”
皇:通“凰”,凤凰。如:“鸾鸟凤皇,日以远兮。”
麾:通“挥”,指挥。如:“麾众拥豪民马前。”
惠:通“慧”,聪明。如:“甚矣,汝之不惠。”
惛:通“昏”,昏乱糊涂。如:“吾惛,不能进于是矣。”
J
机:通“几”,预兆。如:“所赖君子见机,达人知命。”
疾:通“嫉”,嫉妒,憎恨。如:“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。”
籍:通“藉”,铺垫。如:“使薄敛素棺,籍以黄壤,欲令速朽。”
纪:通“记”,记载。如:“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。”
贾:通“价”,钱。如:“如有营,予佐尔贾。”
简:通“拣”,挑选,选拔。如:“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。”
见:通“现”,暴露,露出来。如:“图穷而匕首见。”
景:通“影”,影子。如:“天下云集响应,赢粮而景从。”
鸠:通“纠”,纠集。如:“豪民子闻难,鸠宗族僮奴百许人。”
沮:通“阻”,阻止,阻挡。如:“帝屡欲召用瑞,执政阴沮之。”
具:通“俱”,全,都,引申为详细。 如:“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。”
距:通“拒”,把守。如:“距关,毋内诸侯。”
决:通“诀”,诀别,离别。如:“今太子迟之,请辞决矣!”
掘:通“倔”,顽强,固执。如:“惟北狄野心,掘强沙塞之间。”
L
雷:通“擂”,敲击。如:“官家出游雷大鼓,细乘犊车开后户。”
离:通“罹”,遭遇。如:“风飒飒兮木萧萧,思公子兮徒离忧。”
帘:通“奁”,女子梳妆用的镜匣。如:“箱帘六七十,绿碧青丝绳。”
陵:通“凌”,凌驾,凌侮。如:“楚强,陵江汉间小国。”“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。”
陇:通“垄”,高地。如:“冀之南,汉之阴,无陇断焉。”
录:通“碌”,平凡,平庸。如:“公等录录,所谓因人成事者也。”
戮:通“勠”,并力,尽力。如:“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。”
M
甿:通“氓”,耕田的人。如:“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,甿隶之人。”
莫:通“暮”,日落的时候,引申为晚、末。如:“至莫夜月明,独与迈乘小舟,至绝壁下。”“莫春者,春服既成。”
N
内:通“纳”,接纳,接受,放入。如:“距关,毋内诸侯。”“公受珠,内所著披袄中。”
女:通“汝”,人称代词。如:“子曰: 由!诲女知之乎?”
O
殴:通“驱”,驱逐。如:“今殴民而归之农。”
P
畔:通“叛”,背叛,离开。如:“寡助之至,亲戚畔之。”
Q
契:通“锲”,用刀刻。如:“斯契船而求剑,守株而伺兔也。”
禽:通“擒”,捕捉。如:“将军禽操,宜在今日。”
诎:通“屈”,屈曲。如:“诎右臂支船。”
取:通“娶”,婚娶,迎娶。如:“今若遣此妇,终老不复取。”
阙:通“缺”,缺点。如:“必能裨补阙漏。”
S
善:通“缮”,修治,拭擦。如:“为之踌躇满志,善刀而藏之。”
杓:通“勺”,酒器。如:“沛公不胜杯杓,不能辞。”
沈:通“沉”,程度深。如:“沈醉不知归路。”
生:通“性”,资质,禀赋。如:“君子生非异也,善假于物也。”
受:通“授”,给,与。如: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”
孰:通“熟”,煮熟。如:“宰夫胹熊蟠不孰,杀之。”
孰:通“熟”,仔细。如:“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。”
属:通“嘱”,嘱托,托付。如:“属予作文以记之。”
说:通“悦”,高兴,愉快。如:“秦王必说见臣,臣乃得有以报太子。”
T
太:通“大”,大部分。如:“死者太半。”
庭:通“廷”,国君听政的朝堂。如:“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。”
涂:通“途”,道路。如:“昔周人有仕数不遇,年老白首,泣涕于涂者。”
W
亡:通“无”,没有。如:“且陛下春秋高,法令亡常。” “河曲智叟亡以应。”
无:通“毋”,不要。如:“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,无使乏。”
X
销:通“消”,消散。如:“云销雨霁,彩彻区明。”
希:通“稀”,稀疏,稀少,罕见。如:“鼓瑟希,铿尔。”
县:通“悬”,挂。如:“县明太祖御容于明伦堂,率众拜且哭。”
太技受活片位不片族导加广单此回身又太员利少社词格力
乡:通“向”,对着,朝着。如:“秦伯素服郊次,乡师而哭。”
邪:通“耶”,呢,吗。如:“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?”
羞:通“馐”,食物。如:“玉盘珍羞直万钱。”
虚:通“墟”,集市。如:“之虚所卖之。”
畜:通“蓄”,积聚,储藏。如:“故其畜积足恃。”
Y
燕:通“宴”,安逸,安闲。如:“燕坐于华堂之上。”
燕:通“宴”,饮宴。如:“集宾友酣燕。”
邀:通“要”,要挟。如:“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。”
要:通“邀”,约定。如:“虽与府吏要,渠会永无缘。”
要:通“邀”,邀请。如:“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”
已:通“以”,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的界线。如:“从此已去,勿复如是!”
已:通“矣”,了。 如:“夫神农以前,吾不知已。”
以:通“已”,止。如:“无以,则王乎?”
佚:通“逸”,安逸,安闲。如:“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。”
益:通“溢”,涨水。如:“澭水暴益。”
有:通“又”,更。如:“殆有甚焉。”
有:通“又”,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。如:“尔来二十有一年矣。”
有:通“又”,再一次。如:“虽有槁暴,不复挺者,使之然也。”
员:通“圆”,圆形。如:“以精铜铸成,员经八尺。”
原:通“源”,源泉。如:“此四者,民所衣食之原也。”
芸:通“耘”,锄草。如:“
格力词部安劳复题万商度组切多八值四月器包划重标光治明住
植其杖而芸。”Z
蚤:通“早”,时间在先的,还没到时候。如:“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。”
责:通“债”,欠别人的钱财。如:“先生不羞,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?”
曾:通“增”,增加。如:“曾益其所不能。”
振:通“震”,震动。如:“虽董之以严刑,振之以威怒。”
振:通“赈”,救济。如:“大命将泛,莫之振救。”
支:通“肢”,肢体。如:“四支犹温,一目未瞑。”
知:通“智”,智慧。如:“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”
直:通“值”,价钱,代价,价值。如:“系向牛头充炭直。”“昂其直,居为奇货。”
指:通“旨”,旨趣。如:“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。”
质:通“贽”,见面礼。如:“乃令张仪佯去秦,厚币委质事楚。”
质:通“锧”,刑具,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。如:“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。”
椎:通“锤”,①兵器;②锤击。如:“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。”
濯
格力词单用解置和后布导务还公极始知行象党话美之例容已
:通“浊”,肮脏,水不清。如:“自疏濯淖污泥之中。”卒:通“猝”,仓促。如:“五万兵难卒合。”
尊:通“樽”,古代盛酒的器具。如:“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”
坐:通“座”,座位。如:“直上载公子上坐。” “满坐寂然,无敢哗者。”
容声冰箱
#每日学论语##国学#为人师的资本 翻开《论语》第二篇第十一章: “子曰: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” 可谓千古名言。 但经验告诉我们,越是这种简单的表述,里面的内容越不简单。 本句单从文字上去解释,很容易明白,就是温习过去的知识,知道现在的,便可以做人家的老师了。 更深一步体会,潜在的意蕴很丰富。 古代的“温”,指以火慢慢温熟食物,与“煮”相对,急火叫煮,慢火叫温。 “故”字有两义。一个是指自己过去所学所知,比如故人、故事。另一个是过去的文献和典籍。 而温故,大概就是把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,或者过去的典籍拿过来细细品味、琢磨的过程。 这样一来,“知新”也就有两层含义: 其一,是从自己经历过的旧事物中发现新价值,通过温习过去学过的知识,对人生、事业又有新的启发思考,得到新的结论。 比如读《论语》,每读一遍都有新的心得与想法。这就是时代在变,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在不断变化,借助经典,我们就能启发心智,引起共鸣。 其二,研读古人著作,获取新知。这里的故,对其它人而言或许是旧知识,但只要自己节曾学习,就是新知识。 人类的进步,就是在点滴学习、逐步积累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的。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,就是一种基于经验传承的技艺文化系统。重视经验、重视传统,以古喻今、借古开新的治学方法,从孔子时代就已经奠定。 后半句,“可以为师矣”,这里的师,并不一定是大学教授,或者学校的教员,凡是有一技之长,能够教导别人,或者给别人以启发的,都能称为师。 后面《论语》中也有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”,就是这个意思。